本站讯 2020年6月,浙江省温州市鹿城区人民法院作出(2019)浙0302民初8257号民事判决书。这起普普通通的民事合同纠纷案,因其“推理式”判决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和质疑。
判决书中频频出现“不能当然的认为”、“其目的显然是为了”、“ 将会………,亦有违常理”等“推理式”用语,目的是维护原告的利益,致使被告超额还款270多万元的情况下,反而又要赔付原告本息合计七百多万元。
被告超额还款了,为何原告还要继续追要?
源于原告和被告在《股份收购协议书》后,又签订的《补充协议书》和《会议纪要》。原告利用《补充协议》中“免去被告800万元”套住被告,而后法院否定《会议纪要》中“股东一致同意免去800万元”的签字事实。这就是原告欲通过合同文字游戏,违反做人的诚信原则,拉长所谓的“还款期限”,从而再赚取被告高额的利息。
事实经过
该案的被告董学和与原告郑崇光,第三人林筱玲、丁琦,就云南博欣采莲湾房产项目,被告收购原告等人的合同份额款项支付问题的纠纷案子。在原告郑崇光等人和被告董学和签订《股份收购协议书》后,又协商签订《补充协议书》约定:一、甲方(董学和)在2014年11月21日前支付乙方(郑崇光、林筱玲)400万元人民币,2014年12月20日前支付乙方2600万元人民币,剩余800万元收购款乙方给予免除。二、甲方未按时支付给乙方的,乙方有权要求甲方支付2600万元的利息(该利息按月利率2%从2014年12月21日起计算至甲方实际履行完毕之日止)。
被告董学和在2015年8月份之前,依据合同规定除去免除的800万元后,已经还清所欠回购款,而且,还多给付郑崇光270多万元。
但是,郑崇光一直还再向董学和索要“欠款”。为了清算一下“欠款”问题,2015年12月26日,董学和、郑崇光、林筱玲三人共同开会碰头清算,并达成共识,签订了《会议纪要》(如下图)。

(注:《会议纪要》绿线标注“李小婉”系云南昆明市一处级干部)
《会议纪要》中再次明确“一致同意免去800万收购款”。这是在被告董学和于2015年8月份全部还清欠款之后的12月份签订的,这是三人最后有签字的法律文书,也是三人当时真实意思的表达,应具有法律效力。至此,郑崇光对免去800万元毫无疑义地签字认可了。之所以《会议纪要》中列出“待查已付多少?”“共同讨论一致同意余额再另行协商支付日期”问题,是因为董学和超额支出了,郑崇光多拿了270万元,而林筱玲没有得到足够的“欠款”。因而,林筱玲一直声称董学和还她欠款,而郑崇光就是不退还。这就是“待查已付多少?”的来源,查清楚以后,再“另行协商支付日期”。
而法院是如何认定的呢?
法院认为,涉案的《补充协议书》及《会议纪要》均约定附条件的免除董学和800万元债务,董学和对所附的具体条件均未达成,故免除800万元债务的约定不发生效力。
从《补充协议书》和《会议纪要》内容来看,根本没有体现什么所谓的“附条件”,而法院法官就能看出有附条件?《会议纪要》作为最后三人认可的法律文书,里面也没有再次体现利息的内容,而且之前的《补充协议书》也未约定免除的800万元还有利息(既然免了怎么还会存在利息!),但是法官一方面强行认定不免除800万元,另一方面又以2%的月息针对800万元计算出四百多万的利息。法院应是平息和化解矛盾的机关,凭空算出巨额利息,这不是人为地制造矛盾吗?
“推理式”判决
《会议纪要》中“一致同意免去800万元”,也就是说这个免除是签字三方自愿免除800万元,这个即是对《补充协议》的再次确认,也是债务还清后,各方真实意思的表达。

但是,对于《补充协议书》是否是附条件的免除800万元债务问题,“法院认为”中“不能当然的认为……就是实际已经免除800万元的意思表示”“ 原告作出巨大让步,其目的显然是为了……被告主张原告系无条件地为其免除800万元债务,与常理不符。”“虽然《补充协议书》及《会议纪要》并没有非常明确地记载800万元债务的免除附有条件,但是……,如认定……,将会……,亦有违常理”。此间运用了大量的推理式语句进行判决,不尊重书面文件原意,强行扭曲当事人之间的约定,否定被告合理的请求和解释,显然对被告极不公平。
“法院认为”中还对书写杂乱的《会议纪要》进行了解读,“从记载的内容来看,《会议纪要》的第一部分内容系……《会议纪要》的第二部分……”解读的目的就是为了更加有利于原告。估计当时记录书写的人也没有想这么多吧!
另外,法院还对董学和与林筱玲的通话录音进行了阐述。“法院认为”中也表述:董学和问:“大家是实实在在的免掉的嘛?”“是认可,是免掉的嘛?”林筱玲回答:“对呢,对呢,我是承认的”。通过这段录音对话,已经充分说明对免掉800万问题,林筱玲一直是承认和认可的,是林筱玲真实意思的表达。
而“法院认为中”却以“林筱玲所称的免掉和承认,并不能证明关于800万元债务的免除是附条件免除还是无条件免除”。假如有“附条件”,林筱玲肯定会说的,通话录音中没说,就说明没有。这种“认为”,显然是法官在臆想。不能对被告有利的证据,就非要找出一个让人匪夷所思的理由来否定。此录音应是双方通话的全部录音,截取录音片段内容否决被告的请求,滥用“自由裁量权”的做法明显不妥。
实际上,法官在审理此案时,应更多地了解此次“股权收购”的历史背景,才能更加公平地审理此案。云南博欣采莲湾房产项目,当时已是烂尾工程,被告在承受巨大的压力之下,被迫回购郑崇光等人的股权,并且还将预期收益加进去后签订的合同中的金额。但是,郑崇光等人并不满足,还利用合同文字游戏,进而食言,还想利滚利,博取更大利益。一切事实过程,都发生在昆明,而郑崇光跑回老家起诉被告,虽然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但法院的判决结果,正好“随了郑崇光的愿”。为何跑回老家官司就能赢?是否存在利益输送我们不得而知,但是,如此判决,的确令人质疑!
正如判决书中所说“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时,应当遵循诚实信用的基本原则,秉持诚实、恪守承诺。”假如此次诉讼案件,郑崇光等人得逞,这应是对“诚实信用基本原则”的最大讽刺,对法院法官审判水平的最大讽刺,对我国司法“公平、公正”原则的最大讽刺。
中国政法大学一位法学专家认为,此案判决于情于理于法都是欠妥的,应当充分考虑实际情况及事件历史背景。“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众多细节靠宪法赋予法官的“自由裁量权”,类似“推理”的裁决,有失公允。
目前,该案已经上诉至温州市中级法院,我们相信温州中院能够公平公正的裁决! (作者:长安剑客)

原文来自北京时间:https://item.btime.com/445lf38850h9nj8ohkk06evii6e
编辑:李辉
凡本网注明“XXX(非焦点日报)提供”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本站讯 2025年9月,72岁的浙江宁波市民王吉义再次向中央巡视组递交了一份沉甸甸的投诉材料,直指浙江省宁波市奉化...
2025-10-23 11:43
本站讯 2025年10月初,多家网络媒体以《德惠一男子实名举报榆树砂石公司长期越界盗采 恳请异地严查并追责》为题...
2025-10-14 21:27
本站讯 2025年4月15日,多家网络媒体曾经以《黑龙江桦南:荒地变沃土后开荒成果竟然遭抢夺?》为题报道了黑龙江省...
2025-05-25 15:06
本站讯 2025年的东北,春天来的似乎有些犹豫。在黑龙江哈尔滨市,虽然已经进入4月末,可老天总是时冷时热、反复无...
2025-04-28 15:24
本站讯 公开资料显示,江苏东锐幕墙有限公司(简称东锐公司)曾经是一个很有发展潜力的民营企业,2014年以来,其年...
2024-08-11 17:41
本站讯 2024年5月,中央第二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督察浙江省发现,杭州市建筑垃圾处置能力建设滞后,监管不力,违法...
2024-08-10 13:53
本站讯 日前,曾经在吉林省白山市呼风唤雨、有地下组织部长之称的袁凤友最终被辽源市中级法院判刑11年。这位白山...
2024-05-20 10:35
本站讯 自古以来,就有官凭文书私凭印的说法,这既是一句俗语,也是一个最基本的常识。其意思是在公家事务中,以...
2024-04-14 21:10
本站讯 多人先后向同一煤矿上投资入股,但当这煤矿开始挣大钱之时,有一股东却被矿上其他股东合伙排挤在外。他在...
2024-03-21 17:50
大连市农业农村局邢芳局长,看了你们的官方回应以后,我对你们使用谎话、瞎话、空话的能力有了新的认识。以下逐条...
2023-12-17 21:29
本站讯 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的官方复函及梅州市相关政策文件已明确,据此,刘生福认为,蕉岭县农村劳动力...
2025-11-23 18:39
本站讯 同样的虚假拍卖事实、同样的被告主体、同样的法律关系,却在吉林市同一法院的审理下,走出了两条截然不同...
2025-11-18 21:41
本站讯 从办公楼图纸签订的固定总价合同,到实际按公寓楼图纸施工却拿不到工程款;从一审法院拒绝对工程量进行司法...
2025-11-17 09:32
本站讯同样的虚假拍卖事实、同样的被告主体,‘牛丽蒙案’按刑事案件移送,我们的案子却判民事担责,这...
2025-11-05 15:54
我是一个法律知识爱好者,特别喜欢罗翔老师的视频,也经常喜欢关注一些案子作为案例来学习。但是近期身边一个老大...
2025-11-04 16:24
本站讯 2025年9月,72岁的浙江宁波市民王吉义再次向中央巡视组递交了一份沉甸甸的投诉材料,直指浙江省宁波市奉化...
2025-10-23 11:43
北京平谷法院许友刚万里红涉枉法裁判等四宗罪,被指对抗巡视监督——法官许友刚疑似为孙艳红提供造假取证、审判、...
2025-09-12 15:00
本站讯 2008 年的一场民间借贷纠纷,历经 15 年诉讼与执行仍未终结。债权人李春普追讨 2590 万元本金及利息...
2025-08-27 14:31
本站讯 8月22日,吉林省长春市南关区大马路1588号汇圣大厦门前,多辆标有法院字样的警车和搬家公司的厢货一字排开...
2025-08-25 09:01
本站讯 有两家本都很有实力的公司,却因一个检测不合格的消防设施和不到50万工程款问题,双方在法院打了20年的官...
2025-08-19 14:34